经济分析史 第7版 里马 PDF

编辑推荐

《经济分析史(第七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英格里德·H·里马(Ingrid H.Rima) 译者:陈勇勤 刘星

目录

第1篇前古典经济学
大事记
21世纪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分析史?
注释
第1章作为经济思想起源的早期著作
政治学中的经济思想
哲学中的经济思想
伦理学中的经济思想
小结:亚里士多德的关键思想
经院教义中的经济思想
小结:阿奎那的关键思想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2章分析经济学的起源
导言
对经济研究的激励
小结:托马斯·孟的核心思想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3章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
背景与卓越贡献者
转折时期作者的方法论进步
转折时期的概念变化
小结:配第关于英国增长的要点
小结:休谟对黄金储备重新分配的核心论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2篇古典经济学
大事记
古典经济学概述
第4章重农主义:经济分析的开端
导言
经济分析
《经济表》
重农学派的改革建议
小结:杜尔哥关于高利贷的主要观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5章亚当·斯密:从道德哲学到政治经济学
导言
《道德情操论》
《国富论》
小结:斯密的关键点
价值和交换理论
小结:斯密的核心论点
分配理论
经济自由的争论
注释
第6章马尔萨斯和萨伊:关于人类行为和总需求的
政治经济学
导言
小结: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的核心观点
马尔萨斯的数学表述
地租、谷物法和商品供给过剩
小结:萨伊对供给过剩不可能性的核心观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7章李嘉图:关于分配、国际贸易和货币的分析
导言
李嘉图的方法论
李嘉图的交换价值理论
交换价值理论
小结:李嘉图的关键观点
分配
小结:李嘉图的主要观点
小结:李嘉图的关键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8章建立在李嘉图基础上:穆勒父子、西尼尔和巴贝奇
穆勒的《自传》和功利主义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则
小结:穆勒的比较优势和相互需求的主要观点
查理斯·巴贝奇的贡献
总结性评论:穆勒关于改革资本主义的思考
注释
第9章古典理论评论:从法国理论家到麦克洛克
作为一门科学的经济学
古典价值理论
货币理论
注释
第3篇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大事记
异议的概述
第10章社会主义、归纳法和边际主义的先驱
社会主义者的批评
归纳法的异议
数据收集与统计学:数量化的第二阶段
边际革命之前效用的概念
小结:古诺关于需求和边际收益的主要观点
边际革命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1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体系“运行规律”的研究
导言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背景
资本主义的起源、性质和功能
小结:马克思的关键论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2章第一代边际主义者——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门格尔
杰文斯的经济学
小结:杰文斯的主要观点
里昂·瓦尔拉斯的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
卡尔·门格尔的经济学
小结:门格尔的主要观点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3章“第二代”边际主义者
生产理论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小结:庞巴维克资本和利息的关键点
维克塞尔的资本和利息理论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4篇新古典主义传统(1890—1945年)
大事记
新古典主义的概述
注释
第14章马歇尔和新古典主义传统
导言
《经济学原理》
需求理论
生产理论
生产成本与供给
小结:马歇尔的关键论点
偏离生产成本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5章张伯伦、罗宾逊和其他价格理论家
导言
新古典价值理论的一些不足之处
小结:罗宾逊的主要观点
厂商均衡
集团均衡
不完全竞争和要素回报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6章新福利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
导言
关于价格机制和资源分配的争论
希克斯的需求理论
小结:希克斯关于无差异曲线的关键论点
新福利经济学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7章新古典主义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家
导言
新古典货币理论
小结:霍特里的主要观点
创新理论
储蓄一投资的争论
总结性评论
注释
……
第5篇对新古典主义的异议(1890—1945年)
第6篇超越新理论
第7篇竞争的经济学范式
注释
术语与概念词汇表

文摘

实际上,一个获得同胞称赞的强烈欲望完全中和了这些。据斯密说,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体现和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是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的话。”因此,自利被认为指导着人类行为和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在经济领域,它促进了劳动分工(曼德维尔也提到了这个效应)和资本积累,这些都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公正方面,斯密相信,自利能将英国法院的效率提高到一个高水平。因为法院实行收费机制,会在开庭前向被告和原告双方收费,这样会促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听取诉讼案子。斯密发现,自利原则的缺失才是英国社会的可悲之处。斯密在牛津大学的经历使他相信教育质量的负面效应,当时大学教授并不根据其教学表现而获得津贴。相反,古希腊的教师会根据其吸引的学生数量而获得收入。在斯密看来,这要比他在牛津遇到大多数人更有效率。这样,自利就自然成为了驱动人类活动的动机,同时普遍会抑制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而且,斯密认为,这正是社会应该有的动机,“我从不认为为了公众利益进行贸易的人能比为私人利益进行贸易的人做得更好。”
然而,在斯密的早期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中,他解释了人类动机和行为的部分原因,与这种观点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道德情操论》开篇即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当人们以自利行事时,怎样做到将同情心扩展到他们的同类身上的呢?这些看似不协调的行为能以社会利益的方式实现融合吗?斯密认为,可以设想改进甚至意味着个人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同时,对别人的利益则越大;可以设想取代经历,使他们能理解他人的不愉快感受。因此,个人经历和自省心理构成了个人道德情操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在孤独、没有交流的情况下成长,就不可能想到这些情操,但是“把他带入社会,他立即会对他之前的需求做出反映”。我们通过我们的感觉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都渴望同情和我们同类的赞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不但考虑幸福给我们自己带来的满足,也要考虑幸福对一般民众的满足。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的无意识行为结果造成了有益的社会秩序。这个结果就是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学说,尽管这个学说只在斯密的著作中两次被提到,一次是《道德情操论》,另一次是《国富论》第四卷。

经济分析史 第7版 里马  PDF

电子版地址: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614094586
微信:K51785515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那个男孩爱着她 » 经济分析史 第7版 里马 PDF
赞(0)